澳门凯发-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 > 教学论文 > 其他教学论文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集锦15篇)-澳门凯发

| 铖如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大专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如果这15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大专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相关的文章。

篇1:大专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1】

论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摘要]:幼儿正处在创造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应更新观念、重视在各种活动培中幼儿有真正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

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幼儿从中能获得全面发展。

因此,研究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创造力。

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开展角色游戏中要以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来体现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从而来实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主体性 角色游戏

在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

可以说,主体性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角色游戏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其实体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为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角色游戏在幼儿主体性教育中的作用

(一)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

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人的能动性是和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被动性相对而言。

能动性表现在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改革客体,人是主观能动的,幼儿也不例外。

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索去创造。

游戏前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主动构思主题如何去延伸,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次有趣的角色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

如:游戏“超市”,就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本来对现实生活中的超市就非常好奇,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去买东西,像服务呐喊那样去卖东西。

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主动为超市取名、布置环境、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等等,教师在一旁适当地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那一次的游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主动与人交往

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个体不接受社会,不学习和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所需求的规范、规则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规则和方法,学习这个社会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

角色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角色间的交往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

如:在快餐店中店员必须要主动去招呼顾客”,热情大方地介绍有什么吃的,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开好店子。

在游戏过程,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幼儿,在这里当顾客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吃什么,可见,幼儿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交往能力。

(三)角色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我们把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称为诱导天使的灵感。

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

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角色游戏是教师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因为想象、创造是角色游戏的特征。

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

如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以用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

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正缺货,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或制作,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创造能力。

二、角色游戏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原因

考察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是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

不少教师严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又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

结果,角色游戏成为了教师导幼儿演”的表演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

上述种种,突出地反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

孩子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身的自然存在,3至6岁是孩子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黄金期。

但决定其能否发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内因,没有孩子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与自身自然存在的主体性的释放,教师再怎么卖力对教育活动进行发动”也是没用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条件;教师如果取代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体),视幼儿教育活动是一种我教你学”的过程,必将限制孩子主体地位的到位与主体性作用的释放,其主体性的发展尽管有其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难以真正成为现实。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思想,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角色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

教师主要是通过创设环境,投放开放性的材料来影响孩子主动地学习。

在环境创设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如在超市的游戏生成后,教师就问幼儿:”我们可以在哪个位置开超市,需要怎样布置?”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建议,在活动室外的走廊里。

可以设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还有收银台,如果人少就一个,如果人多就设两个。

等等,每次的游戏环境创设时,教师总是让幼儿说一说怎样布置新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参与收集材料,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参与的积极性更强烈。

有时我发现孩子们玩了几次后,对原有的游戏区兴趣不大,于是在讲评活动中,教师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添置新的游戏材料,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个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创造游戏。

(二)让幼儿自由选择,放手开展角色游戏。

我们承认了“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纵观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

11、自由选择主题:幼儿游戏主题的来源往往是幼儿周围生活中见过的或者体验过的事和物,从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儿园的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人和事,如从”娃娃家”到”照像馆”、”图书馆”。

教师在主题确定上要给幼儿选择的余地,平时多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

如:许多孩子喜欢去麦当劳吃汉堡、薯条。

利用此机会,教师为他们新增设了快餐店的主题,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游戏材料,许多去过快餐店的幼儿就有了喜欢的新主题。

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

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

22、自由选择情节: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游戏怎样玩,以此来发展游戏情节,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情节,如:娃娃家里的妈妈总是在那里做饭,教师见到后就让妈妈去买菜,可是妈妈却不愿意,这时,教师就应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原因,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游戏情节。

33、自由选择角色:在选择游戏的角色时,要体现按意愿选择角色,年龄小的幼儿可以问一问愿意担任什么角色,中、大班幼儿则鼓励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

44、自由选择玩具: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就是游戏材料,在选择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如我班的何青松小朋友在一次医院的游戏中,突然萌发了 “做手术”的情节,因为没有口罩,他将理发店的毛巾当口罩,这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如果教师没有观察清楚而误认为他乱拿别人的物品,就会抹杀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55、自由讲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有许多开心的事情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讲述的自由与时间,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以让幼儿分组讲一讲,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游戏,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三)坚持多样的指导方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

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运用游戏外直接指导的方式,即以教师的身份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常使幼儿的游戏出现中断,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

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

如幼儿在开展”理发店”的游戏中,扮理发师的幼儿常弄错理发顺序,不知理发前该做些什么。

为此,我扮成顾客去理发,提示”理发师”先帮我洗个头,这样剪的时候才不会疼。

忘了围围布,就对”理发师”说:“想个办法别让头发丢在衣服上。

在我的提示下,幼儿很好地完成了理发的过程。

其效果比教师直接说步骤好得多。

其次,教师可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帮助每位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如:班里的宣宣小朋友胆子小,不爱表现,每次开展角色游戏时只抱布娃娃。

篇2: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浅谈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摘 要:教育科研的热潮中,行动研究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必须选择。

幼儿教师要积极革新观念,积极探索,扮演好“行动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结合行动,以研究为平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经验型教师向研究性教师的转变,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继而推动学前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行动研究;幼儿教育;专业成长;幼儿教师

国家的发展基础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基础在于教师。

幼儿教师责任更为重大,不仅肩负着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奠基教育,同时肩负着家长们“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殷切期望。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工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指出:“建设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幼儿教师的发展是幼儿发展的前提,幼儿教师自身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我深知幼儿教师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能否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但针对目前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安于常态不求上进、缺乏对具体工作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等师资问题,探索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研究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革新之路,已成为我国幼儿园研究的课题。

我园在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通过行动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园幼儿教师专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提高了我园幼儿教育的质量,推动了我园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科学认识幼儿教育中的行动研究

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对“行动研究”做出设想,主张实践者以研究者的姿态参与到研究之中,积极地对自己的境遇进行反思,力图改变自己的现状,在研究中浸入实践者的智慧和能力。

之后,美国的柯雷、英国的斯腾豪斯、埃利奥特、凯米斯等人都对行动研究做出表述,使行动研究的内涵更趋完善。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这样定义: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结合“教师本身就是研究者”“教师是实践者和引导者”的时代需要,笔者对“幼儿教育行动研究”做出诠释:幼儿教师把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发现的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随时更新的教育实践问题,通过反思谋求变革,并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革新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论,指导行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目的。

并对其特征做出描述:①幼儿教师集实践者和研究者于一体,教师既要具备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理论研究的心态和方法,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行动与理论研究相结合;②研究问题的独特性。

行动研究要解决的是随时可发生的、不确定的变量问题,有着自然性、即时性、突发性的特征,这也决定了研究的结果具有非普适性,有个案的独特性;③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终结性。

行动研究渗透在教学实践中,以能否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判断研究成功失败的标准,理论性的研究报告是对实际行动的过程总结,是附带产品;④研究方法、措施的即时调整性。

行动研究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行动计划,以达到最佳地解决问题,保证高质量的行动效果,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对问题、措施持续地反思、探究、研究,力求形成最佳的解决途径。

二、深层认识行动研究对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

1.提高幼儿教师保教的主体意识,激发工作热情

英国教育学家贝克汉姆指出,教师拥有研究的机会,并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

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教师会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将自己融入教育中,改变原来教学的任务执行者的角色,成为幼儿教育中的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拥有积极主动的研究激情和工作态度,唤醒和激发在专业发展道路上的主体精神和意识,确立幼儿教育是一项需要无限追求的事业的理念,增强从事幼儿保教事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幼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打造科研型幼儿教师

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在教育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这也是幼儿教师最有效、最实在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

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通过处理即发性教学问题,提高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丰富;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行动反复反思、对照理论科学修改,力求最优化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自身的行动科研能力;为了解决问题,教师共同承担课题的研究,相互合作交流探讨中升华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发扬爱心,对幼儿关怀、辅导,关注幼儿的心理、思想、学习的倾向,引导幼儿追求积极向上,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从中体会到人际交往的真谛。

就像我们园的教师们充满感情地说:“是园内的科研氛围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有价值,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充满青春的活力。

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研究,学会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3.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健康的师格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误解:幼儿教育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的保姆,人人都可以做到。

行动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师树立一种科研探究意识,并引导自己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探究中怀疑甚至颠覆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权威的错误认知,从研究者的角度审视自己对幼儿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实践验证幼教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终研究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个性方案,丰富和完善原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由“教书”到“育人”,通过研究优化自己的幼儿教育职业,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增强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自豪感,塑造健康的教师人格。

我园经过一年多的行动研究,多位老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理论,撰写研究报告,受到教育界领导的特别关注,并获得“幼教骨干”“科研能师”等荣誉称号,备受社会的尊重和关注,可谓“名利双收”。

三、有效保证行动研究,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1.加强科研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引导专业发展规划

态度决定成败,观念决定出路。

要实现幼儿教育新发展、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主动行动研究的三大目标,必须首先让幼儿教师在思想上明确认识到幼儿教育现今的紧迫形势,认识行动研究对幼儿教育事业和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明晰行动研究的基础知识,做好行动、研究的准备工作;再次要引导幼儿教师根据单位的发展计划、自身教学水平和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自我发展计划,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我园利用假期和每周例会组织教师认识学前教育的改革形势、学习幼儿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深化教师对自身职业与儿童发展、社会进步的认知;并组织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和需求,制定长短期相结合的发展规划,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前航的“灯塔”。

如有位新老师就制定两年内完成从新手到研究性教师的转变,三年成长为幼教能手、科研教师,并制定了具体可行的计划和措施。

一位已有25年教龄的老教师认识到不发展专业技能,就会落伍,影响未来人才的发展,为自己确立了研究课题,积极使自己实现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的转变。

2.制定科学的研究制度,落实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开展行动研究》中指出:制度是行动研究落实的前提条件。

要使行动研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必须制定和落实与行动研究有关的各种制度,让教师的行动研究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我园制定了行动研究的具体操作制度,让教师明晰对即发性问题的研究过程,具体操作流程为“发现问题-分析、确定问题-制定、实施研究计划-设计、实施行动方案-评价行动方案-修正方案、再次实施-发现新问题”的循环,并要求教师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撰写研究报告;制定日志反思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服务于行动研究,记录教师对问题的观察、分析的灵感和创意、实践研究的反思,为行动研究提供生动的参考资料,保证研究工作高效进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研究行为,推进专业发展进程

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活动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能引导幼儿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由外控转变为自控,由被动应对转变为自主积极地乐行,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不断超越,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与时俱进、自主更新”的特性。

我园的奖励政策和评职称原则就改变论资排队的陈旧做法,实施科学创新的激励机制,倾向于积极从事行动研究的幼儿教师,以此提高全园教师的竞争力、上进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

例如我园只有两年教龄的刘晓红老师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实践行动研究,撰写报告论文,取得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保教质量的同时获得全区“研究性”教师的荣誉称号。

4.积极援助行动实践,支持研究工作,保证专业成长发展

教师的行动研究活动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活动,并提供各种援助,方能促进幼儿园的持续发展。

我园建立教师职责制度,规定教师工作量,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为教师创造反思、实践的行动研究时间;对行动研究工作提供经费上的保障,在园内的经费开支中优先于课改研究,将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经费列入园内的总体预算,克服“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加强幼儿园教师资料室的建设,购买幼儿教育理论书籍、订阅幼儿方面的期刊,完善幼儿园的图书资料,构建我园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的理论支撑体系;同时我园还定期聘请有关幼儿教育专家来园对教师的行动研究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价,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

总之,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我们幼儿教师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端正态度,树立研究者的思想,积极投身于行动研究,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结合行动,以研究为平台,实现向研究性教师的转变,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效地完成培育未来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文 欣.行动研究理念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j].新课程(教育学术),(4).

[2]张晓辉.教师如何开展行动研究[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3: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研究

摘 要: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德里奇·福禄贝尔认为:幼儿期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开始的时期,对于发展中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因为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每个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应。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篇4:大专毕业论文学前教育

大专毕业论文学前教育

大专毕业论文学前教育【1】

摘要 改革开放的客观形势对学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情况,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需求,特别是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显得束手无策。

本文着重探索学前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多元化 学前教育

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经济体制转型,代写论文 社会体系也要随之相应地进行调整,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重要构成的学前教育必须也要转型。

转型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学前教育机构的体制和资金投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为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将是今后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前教育体系。

保障学前教育服务质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奠定的秩序已经被打乱,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基本制度还没有有效的发挥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学前教育应顺应市场要求稳定有序的发展。

1、建立各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不同的社会人群对学前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差异。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要纠正这种差异,而是形成一个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教育需求的服务供给体系,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既有公办示范园,又有优质民办园;既有乡镇中心园,又有农村的学前班。

它们在幼儿教育服务供给体系中处于不同位置,遵循的规则和发展思路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服务定位、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多元化是今后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加强管理,提高各层次幼儿园的服务质量

为了满足社会各层次对幼儿园的要求,首先要调整好市场的运行轨迹,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园采用不同的制度加以约束。

其次,对低水平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应承认它能满足一部分家庭需要的事实,同时应加强对其的管理,支持与规范并重。

最后,从发展的眼光出发,从延伸公办幼儿园教育体系出发,使各层次幼儿园共同享受大园的教育资源,提高服务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二、强化示范园作用。

扩展幼儿园社会功能

幼儿园除进行正常的学前教育之外,应以社区为单位,代写毕业论文建立幼儿教育资源中心,拓展其服务形式,更广泛的发挥幼儿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1.树立正确的设立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思想

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设立并不是与幼儿园搅在一起,破坏幼儿园的正常秩序,而是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研人员、管理基础、物质资源等拓展其服务范围、功能。

例如:开放日、家长咨询日等就是幼儿园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尽管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却是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2.逐渐提升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社会服务水平

在学前教育阶段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来说影响很大。

建立了中心,就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活动。

如:开办家长学校,让社区内的家长听讲座,对其宣传学前教育的目标、讲解课程设计的意义,使其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社会上的各种特色班。

这样既利于幼儿园的市场竞争,又促进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减少矛盾。

又如:开辟家长论坛,有针对性的解决社区内一些幼儿园出现的问题,调动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使家长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艰辛。

3.发挥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横向联系

幼儿教育资源中心还可以与妇幼保健所、妇婴医院等建立联系,代写硕士论文定期为社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宣传妇幼保健知识,开设“准爸爸”、“准妈妈”课程,既增加活动内容,又提高经济效益。

大专毕业论文【2】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

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

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抢救 护理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observation on rescue and nursing abou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draw conclusions about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method: review 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of 106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result: successrate for the treatment has been obviously enhanced.the death rate has been halved.we succeed in avoiding patients’bleeding again and complicating disease. conclusion: with the good work of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n the cases,we can find out immediately any changes in the patients’condition so we can offer them prompt treatment.as aresult,time of hospitalization can be shorted.patients can get well quickly because of improvements in treatment.

key word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rescue; observation; nursing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1月至10月,笔者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男72例,女34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胃、十二指肠溃疡56例,肝硬化20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0例,胃癌4例,胆道出血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2 抢救处理

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必须保持冷静,头脑清醒,动作敏捷、熟练,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

2.1 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选择大号针头,血管宜避开关节,不易滑动,以利快速补液输血。

遵医嘱立即为患者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

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血细胞比容;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适当用镇静剂,以免因患者紧张,引起更大量的出血。

2.2 积极止血: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执行止血措施。

①如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取的止血措施是胃内灌注冷生理盐水,收缩胃血管,减少胃粘膜血液量。

采用灌注和吸出同时进行的方法,不但能协助止血,还能观察出血是否停止。

②胃内灌注经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壁小血管的a受体,使其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

③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生长抑素。

2.3 内镜治疗:内镜治疗的有效方法包括溃疡内注入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加1%polidocanol(硬化剂)、乙醇等,或热探针烧烙术,单电极电烙术或yag激光。

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常可重复一次,增加成功率〔1〕。

2.4 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除应用止血药治疗外,必要时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插管时应向患者解释置放气囊导管是抢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争取时间,配合医生尽快插管成功,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3 加强观察

3.1 正确估计失血量:一般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10ml;柏油样大便提示出血量在50~80ml;胃内积血量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般失血量在400ml以上时,才有循环系统失代偿的现象。

因此可根据症状、脉搏、血压、血红蛋白浓度等估计出血的程度。

轻度出血:患者有头晕、乏力。

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10%以下(小于400 ml);中度出血:病人有面包苍白、烦躁、心悸、口渴、尿少等症状,脉搏100次/min左右,收缩压降至90~100mmhg,血红蛋白70~100g/l,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20%(1000ml左右);重度出血:患者除有面色、口唇苍白外,还有休克症状,脉搏细速、出冷汗、甚至无尿等。

脉搏大于120次/min,收缩低于80mmhg,血红蛋白低于70g/l,估计出血量占总血容量30%(大于1500ml)〔2〕。

3.2 排除非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①口咽、鼻腔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拔牙而咽下血液引起的'呕血与黑便。

②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等导致的出血。

③进食动物血引起黑便。

④口服含铋剂或炭粉、中药等均可出现黑便,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

3.3 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大出血应用升压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出血量、血压等,一般15~30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根据血压情况,调节补液及升压药的速度,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吸氧。

②注意观察患者休克状态有无改善,如患者面色逐渐转为红润,皮肤温暖,出汗停止,血压上升,则提示好转。

③注意观察尿量,出现少尿或无尿者,则高度提示周围循环不足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故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有休克时留置尿管,测量每小时尿量,应保持尿量>30ml/h。

④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大便潜血试验,以了解贫血情况,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⑤应结合患者的原发病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如因胃粘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者,应观察是否伴有腹痛,有无胃穿孔等。

⑥注意观察呕吐物,大便的性质、颜色、量、次数等,做好记录及床边、书面交班。

3.4 出血是否停止或再出血的评估:患者出血后黑便持续时间受排便次数的影响,因此根据患者一般情况,排便状况,测量血压,心率等综合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下列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治疗。

①反复呕血,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或胃管抽吸液持续为血性。

②黑便持续存在,或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变成暗红色,伴肠鸣音活跃。

③经补充血容量后,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无明显改善,或暂时好转又恶化。

下列患者易出现再出血现象,应密切观察①本次出血量大。

②有多次大量出血史。

③24h内反复大量出血。

④呕血患者的再出血比单有黑便机会多。

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⑥有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人。

⑦病变处有隆起的小血管或红色小斑点等。

一般认为一次出血后48h以上未再出血者,再出血的机会明显降低。

4 护理

4.1 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护理。

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床上大小便,防止晕倒、摔伤及因活动而加大出血。

出血量大时,取休克卧位或下肢抬高30度,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同时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及药物,要做到“三及时”,即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时,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处理措施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

4.2 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突然呕血及便血,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所以特别要加强心理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关心体贴患者,科学地解释病情,并向患者详细说明各种治疗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治疗。

篇5: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一】《 本土资源在学前教育游戏开发中的运用 》

学前教育是针对幼儿为对象开展的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教育,但是目前在农村中由于幼儿园课程建设不足,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不重视利用农村本体资源,学前教育机构设置的课程较多,游戏少且单一,不利于农村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因此要把本土资源合理的运用于农村学前教育游戏开发中,能够丰富学前教育游戏课程,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计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一、本土资源应用与农村学前教育游戏开发中的意义

本土资源从其含义上来讲是非常广泛的一种概念,根据其字面的意思来看可以解释为从成长的土地上获取生产或者是生活资料的来源。

本文本土资源指的是开发农村的资源并运用于农村学前教育游戏当中,从而创新本土教育特色,解决农村学前教育落后的现状,促进农村教育的顺利发展。

本土资源应用于农村学校教育游戏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材料等能够解决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玩具或者教具不足的现状。

比如说:农村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使幼儿园的数量或者是规模得到扩大,解决农村中学前教育机构不足的现状。

其次;利用土本资源可以创办特色教育模式,创建适合农村幼儿园发展的课程游戏,更加贴合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不仅能促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而且能够改变农村学前教育落后的现状。

再次,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应用于农村学前教育中,使城乡学前教育公平的发展,使城乡人口素质的差距减少,同时又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有利于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促进幼儿反应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二、本土资源在农村学前教育游戏开发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目前农村中的幼儿园存在主要问题是幼儿的游戏简单、单一,幼儿园设置的游戏,主要是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游戏,而且大多数幼儿园更注重孩子的学习,而给幼儿加大上课量,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教师不善于开发游戏;二是幼儿园中缺少玩具。

如果能够把农村中丰富的本土资源充分的融入幼儿园教育开发中,不仅能够充分的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而且可以使幼儿园的游戏更加的丰富多采,更好的提升幼儿的反应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一)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对本土资源的利用引起充分的重视

农村中有优良的自然条件资源,风景秀丽、空气怡人,这都是农村中丰富的本土资源,我们可以成分的利用这些本土资源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更了解家乡,更热爱家乡文化。

但是目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并没有认识到本土资源多发挥出的教育作用,因此为了让农村本土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首先我们要改变自身的认识。

充分的认识到本土资源的重要性,比如说:可以带孩子走进田间地头让孩子尽情的感受自然,在自然中接受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当然,对幼儿的教育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

可以对农村中的本土资源进行开发、加工。

从而设计成适合幼儿游戏教育的素材。

(二)注意搜集民间传统游戏

农村有很多的地方特色的游戏,可以把这些游戏运用于农村学前教育游戏开发中,幼儿教师可以对着这些游戏进行收集与整理,比如:可以利用民间的游戏融入游戏开发中,加强对幼儿的身体锻炼,农村游戏中有追影子、跳皮筋以及收渔网等游戏,

只有学前教育机构有足够的场地就可引导幼儿玩起来,但是这些游戏有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

另外农村还有一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计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游戏,比如说:接龙游戏、拍手歌以及猜拳游戏等,能让幼儿的反应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幼儿教师可以加以整合,把这些本土资源游戏融入到学前教育机构的游戏开发中,从而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培养与锻炼。

(三)充分的利用废旧资源,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创造

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激发探究幼儿的兴趣,可以让幼儿体验探究的全过程,逐步形成探究能力。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对本土的废旧资源进行开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以通过废旧物品进行收集和保存以便把这些物品再利用起来。

(四)灵活的运用本地资源

乡村文化也是农村中徒具特色的本土资源,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对乡村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并融入到学前教育中的各环节,总之:本土资源也能用于学前教育的游戏开发中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需要学前教育机构对本土资源合理利用起来,从而形成农村学前教育的特色。

在本土资源利用的同时要坚持三项原则:符合发展原则,必须能够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要符合科学性,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又要符合安全原则,不能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在三个原则基础之上更加合理的运用农村本土资源,更彰显了本土化创新教育的特色,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作者:xx 单位:xx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规划纲要》确定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与难点[j].学前教育研究,(12).

【二】论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摘要]:幼儿正处在创造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应更新观念、重视在各种活动培中幼儿有真正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

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幼儿从中能获得全面发展。

因此,研究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创造力。

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开展角色游戏中要以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来体现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从而来实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主体性 角色游戏

在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

可以说,主体性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角色游戏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其实体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为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角色游戏在幼儿主体性教育中的作用

(一)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

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人的能动性是和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被动性相对而言。

能动性表现在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改革客体,人是主观能动的,幼儿也不例外。

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索去创造。

游戏前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主动构思主题如何去延伸,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次有趣的角色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

如:游戏“超市”,就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本来对现实生活中的超市就非常好奇,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去买东西,像服务呐喊那样去卖东西。

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主动为超市取名、布置环境、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等等,教师在一旁适当地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那一次的

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主动与人交往

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个体不接受社会,不学习和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所需求的规范、规则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规则和方法,学习这个社会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

角色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角色间的交往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

如:在快餐店中店员必须要主动去招呼顾客”,热情大方地介绍有什么吃的,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开好店子。

在游戏过程,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幼儿,在这里当顾客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吃什么,可见,幼儿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交往能力。

(三)角色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我们把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称为诱导天使的灵感。

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

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角色游戏是教师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因为想象、创造是角色游戏的特征。

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

如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以用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

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正缺货,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或制作,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创造能力。

二、角色游戏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原因

考察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是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

不少教师严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在开展幼儿

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又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

结果,角色游戏成为了教师导幼儿演”的表演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

上述种种,突出地反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

孩子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身的自然存在,3至6岁是孩子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黄金期。

但决定其能否发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内因,没有孩子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与自身自然存在的主体性的释放,教师再怎么卖力对教育活动进行发动”也是没用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条件;教师如果取代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体),

视幼儿教育活动是一种我教你学”的过程,必将限制孩子主体地位的到位与主体性作用的释放,其主体性的发展尽管有其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难以真正成为现实。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思想,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篇6: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摘要:绘画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今后工作岗位中比较重要的一门专业知识。

因此,学前教育的绘画教育要面向全体,普及基础的形体结构知识,然后重点进行动物画、人物画的训练,并且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绘画;形体结构;动物画;人物画;审美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整体课程已经改革,但在综合教育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教师必须以美术的要素为纲,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活动。

绘画教育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这个学科范畴内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传授,还要把审美教育落到实处。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绘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

一、绘画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绘画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技能课,它在众多的专业技能课中占有重要地位。

绘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使学前教育学生掌握有关绘画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的能力和情趣。

这就决定了绘画教学的性质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老师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方面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然而,在当前的学前教育绘画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不自觉地把技能技巧的训练作为绘画教学的重要任务,将学生绘画技能技巧的高低作为绘画教学的重要标准,如果以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绘画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来要求,这显然是有距离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门复杂并涉及广泛领域的课程,教学中除介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历史外,还应向学生讲清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展开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二、绘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专业绘画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和一般美术专业的绘画要求有许多共同点,都包括静物画、风景画、动物画、人物画、国画等内容。

如果从使用工具、材料和技巧的不同来分,又都包括国画、油画、版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等教学内容。

但学前教育专业绘画教学又有它的特殊性,根据学生今后的职业趋向,动物画和人物画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素描画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对于所有学习绘画的人来说,素描教学无疑是一个重点,学前教育学生也不例外。

为什么说动物画和人物画是学前教育绘画教学的重点呢?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服务的对象是儿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儿童尤其喜欢那些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动物画、人物画,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应该重点掌握特征明显、色彩美丽的动物画和人物画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胜任幼教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要掌握这两种绘画形式及其他绘画形式,熟悉了解画法和技能,必须首先打好素描的基础。

它的任务是引导并锻炼学生正确地观察和表现对象(观察指理解对象的结构,表现为打准轮廓),素描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基础课,其基本功的获得主要靠勤学苦练,训练的方法一般有写生和临摹两种。

素描的主要内容包括“形体结构”“解剖结构”“明暗结构”三种。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专门的绘画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应侧重“形体结构”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掌握技法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造型能力,至于“解剖结构”和“明暗结构”只需要简单涉猎即可。

“形体结构”的训练在绘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任何复杂的形体都可以概括为最简单的几何形体,这种复杂形体概括成几何形体,再从中还原出来的方法,是形体结构分析和表达的主要方法。

这是学习简笔画的前提。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体结构”的训练一般是先从临摹开始,再进行石膏几何形体的写生,用线勾出正、侧、上下三个面来表现立体感,最后用这种几何形体去分析结构复杂的物体的内外结构,画出立体画面。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便能准确地把握好绘画对象的轮廓,建立体积观念,使他们再看到物体时能够通过孤立的局部形状去理解看不到的内在结构,从而准确地画出物体来。

当然教师运用多种教法进行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目前绘画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授课方式为主。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带有相当的强制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其个性发展往往受到阻碍,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应做一名向导,带领学生步入艺术殿堂并让他们在广阔的艺术空间中尽情翱翔。

例如:在进行“简笔画”的训练中,可以采用参观访问、看录像、看幻灯片等各种方法让学生广泛接触实物及作品,让学生真正用心去体验、感受,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如校园写生、校外写生、家庭静物写生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渗透到绘画的各个领域,这一切,为我们的绘画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汲取营养,丰富绘画教学形式和方法,就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为他们打下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静物画、风景画、动物画、人物画、国画等,使他们能够较全面掌握有关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和较强的技能实践水平,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迎接世界的挑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绘画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是对学前教育专业绘画教学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虽然绘画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中占重要地位,但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是否也有此认识,不得而知,只有学校领导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同关心,绘画教学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二是师资培训问题。

要不断提高绘画教学水平,关键是师资。

学前教育绘画教师多是单兵作战,缺乏研讨机会,致使教学受到一定影响。

定期派绘画课老师参观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开展绘画教学的培训和研讨是当务之急。

三是绘画教学设施问题。

学校应加强学前教育绘画教学的硬件设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备有专门的绘画教室、写生室、专用课桌、画板画架、石膏模型、写生用灯具、实物投影仪、照相机等,这既方便教师指导,又利于学生练习。

另外,加强资料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要,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量大,作为绘画教育信息源的图书馆应为广大美术教师提供这方面的便利。

总之,我们应深入改革学前教育绘画教学的旧有模式,进一步明确绘画教学的任务和重点,加强“形体结构”的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绘画水平,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学前教育人才而努力。

篇7: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摘 要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的基本构架,在6岁就基本完成,所以学前教育尤为重要,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

能力,发展幼儿认识事物能力还有幼儿的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身心健康等等。

常言道:“三岁定终身”,在幼儿时期是施以教育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早期教育决定幼儿的未来,所以,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何谓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就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

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与联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也就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我认为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前教育的目的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让孩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学习对和错,形成初步的判断对与错的能力:对外部世界和对所处环境进行初步认知和探索(学习探索,试验和观察):学会简单与社会交往(学习聆听,分享和合作):形成健康情绪,让他们经常进行正面的情绪体验(建立自信,学习与同伴和家人沟通):获得健康的体魄(通过活动锻炼身体)。

三、学前教育的任务

根据统一的教育目的,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而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

1.让儿童独立地、主动地成长;

2.发展自我控制,自我训练及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不是只受成人的控制;

3.学习从自我中心的情感,到能够给予、分享及接纳情感,在新的环境中感到安全和被抚爱;

4.学习与别人交往的技能,并获得快乐的、积极的体验;

5.使男女儿童同等地发展个性与才能;

6.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能注意到健康、卫生和营养;

7.发展与练习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8.初步认识及支配周围环境,鼓励儿童的好奇心,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发展,鼓励儿童积累和和运用知识;

9.发展语言,学习新的词汇,并理解别人的语言;

10.发展对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四、学前教育的原则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五、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二)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是必要的

乡村都市有土、洋之分,虽然都是在同一片天空底下,然而无论景观、房舍、建筑,都有差别。

久居都市的孩子,每天所风的无非是几幢大的房屋、川流不息的车辆,想要玩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恐怕都找不到足够的空间,父母应多带孩子们到乡村、田园玩玩。

若做不到,则家中若有院子或空间,可放些砂石、野草,虽无大自然之宝,但也聊胜于无,依然可以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身体,弄脏了还可以洗,最重要的,从中玩出野性,常能影响未来的雄心壮志及达观进取的精神,这些不是一些斯斯文文的积木可以培养出来的。

篇8: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浅谈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内容摘要]:幼儿正处在创造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应更新观念、重视在各种活动培中幼儿有真正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

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幼儿从中能获得全面发展。

因此,研究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创造力。

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开展角色游戏中要以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来体现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从而来实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主体性 角色游戏

在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

超过任何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

可以说,主体性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角色游戏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其实体现了幼

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为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角色游戏在幼儿主体性教育中的作用

(一)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

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人的能动性是和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被动性相对而言。

能动性表现在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改革客体,人是主观能动的,幼儿也不例外。

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索去创造。

游戏前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主动构思主题如何去延伸,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次有趣的角色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

如:游戏“超市”,就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本来对现实生活中的超市就非常好奇,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去买东西,像服务呐喊那样去卖东西。

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主动为超市取名、布置环境、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等等,教师在一旁适当地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那一次的游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主动与人交往

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个体不接受社会,不学习和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所需求的规范、规则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规则和方法,学习这个社会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

角色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角色间的交往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

如:在快餐店中店员必须要主动去招呼顾客”,热情大方地介绍有什么吃的,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开好店子。

在游戏过程,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幼儿,在这里当顾客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吃什么,可见,幼儿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交往能力。

(三)角色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我们把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称为诱导天使的灵感。

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

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角色游戏是教师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因为想象、创造是角色游戏的特征。

在游戏中多

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

如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以用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

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正缺货,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或制作,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创造能力。

二、角色游戏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原因

考察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是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

不少教师严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又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

结果,角色游戏成为了教师导幼儿演”的表演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

上述种种,突出地反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

孩子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身的自然存在,3至6岁是孩子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黄金

期。

但决定其能否发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内因,没有孩子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与自身自然存在的主体性的释放,教师再怎么卖力对教育活动进行发动”也是没用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条件;教师如果取代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体),视幼儿教育活动是一种我教你学”的过程,必将限制孩子主体地位的到位与主体性作用的释放,其主体性的发展尽管有其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难以真正成为现实。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思想,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

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角色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

教师主要是通过创设环境,投放开放性的材料来影响孩子主动地学习。

在环境创设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如在超市的游戏生成后,教师就问幼儿:”我们可以在哪个位置开超市,需要怎样布置?”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

多建议,在活动室外的走廊里。

可以设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还有收银台,如果人少就一个,如果人多就设两个。

等等,每次的游戏环境创设时,教师总是让幼儿说一说怎样布置新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参与收集材料,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参与的积极性更强烈。

有时我发现孩子们玩了几次后,对原有的游戏区兴趣不大,于是在讲评活动中,教师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添置新的游戏材料,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个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创造游戏。

(二)让幼儿自由选择,放手开展角色游戏。

我们承认了“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纵观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

自由选择主题:幼儿游戏主题的来源往往是幼儿周围生活中见过的或者体验过的事和物,从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儿园的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人和事,如从”娃娃家”到”照像馆”、”图书馆”。

教师在主题确定上要给幼儿选择的余地,平时多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

如:许多孩子喜欢去麦当劳吃汉堡、薯条。

利用此机会,教师为他们新增设了快餐店的主题,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游戏材料,许多去过快餐店的幼儿就有了喜欢的新主题。

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

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由选择情节: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游戏怎样玩,以此来发展游戏情节,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情节,如:娃娃家里的妈妈总是在那里做饭,教师见到后就让妈妈去买菜,可是妈妈却不愿意,这时,教师就应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原因,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游戏情节。

自由选择角色:在选择游戏的角色时,要体现按意愿选择角色,年龄小的幼儿可以问一问愿意担任什么角色,中、大班幼儿则鼓励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

自由选择玩具: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就是游戏材料,在选择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如我班的何青松小朋友在一次医院的游戏中,突然萌发了 “做手术”的情节,因为没有口罩,他将理发店的毛巾当口罩,这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如果教师没有观察清楚而误认为他乱拿别人的物品,就会抹杀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自由讲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有许多开心的事情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讲述的自由与时间,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以让幼儿分组讲一讲,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游戏,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三)坚持多样的指导方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

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运用游戏外直接指导的方式,即以教师的身份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常使幼儿的游戏出现中断,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

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

如幼儿在开展”理发店”的游戏中,扮理发师的幼儿常弄错理发顺序,不知理发前该做些什么。

为此,我扮成顾客去理发,提示”理发师”先帮

我洗个头,这样剪的时候才不会疼。

忘了围围布,就对”理发师”说:“想个办法别让头发丢在衣服上。

在我的提示下,幼儿很好地完成了理发的过程。

其效果比教师直接说步骤好得多。

其次,教师可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帮助每位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如:班里的宣宣小朋友胆子小,不爱表现,每次开展角色游戏时只抱布娃娃。

于是,我鼓励她说:“宣宣,你是娃娃的妈妈吧娃娃肚子饿了,你给她喂点吃的。

引导她带娃娃上超市买,或到饮食店里吃。

这样,明确了她当妈妈的角色,也调动了她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个体差异的随机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四)创设轻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

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以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

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

成功的角色游戏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规乱的思想,多给幼儿参与的机会,以幼儿为主体,采用引导性的互动方式,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活动,使游戏过程成为幼儿自由交往、自由创造、自由探索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主动地参与角色游戏,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何磊:《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早期教育编辑部,1992年12月 惠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优越性》,重庆出版集团,11月 金祥: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1底1-2期

建军著:当代主体性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版

篇9:学前教育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函授大专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函授大专毕业论文怎么写?函授教育在教育方式、教育管理及教育成本等方面已越来越显露出和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内容请看下面:

学前教育函授大专毕业论文【1】

摘要:函授教育在教育方式、教育管理及教育成本等方面已越来越显露出和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现代化的函授教育需要网络教育技术的引进与支撑,需要建设网络化的教育资源及课程体系基础,需要充分、合理、有效地优化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并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才能形成函授教育的教育特色和优势,进而提高函授教育的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函授教育;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共享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网络教育已成为现代化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学校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起到补充作用,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方便、节省与高效。

网络教育需要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需要通过对传统教育资源的重构、弥补、整合与优化,并实现对这些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网络教育才能发挥出自身无可替代的强大功能,才能在现代化学校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对函授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促使函授教育原有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有待改进[1],继续教育的现代化需要网络教育技术的引进与支撑,

需要建设网络化的教育资源及课程体系基础,需要充分、合理、有效地优化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并建立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才能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形成继续教育的网络教育特色和优势,进而大幅度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一、函授教育对网络教育资源的需求

作为人才教育的一种方式,函授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延续,也是在特定发展时期技术条件制约下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函授教育对网络教育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对网络教育资源也提出对应的要求。

(一)函授教育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我国函授教育因起步时间晚、经济能力弱、技术条件差等原因而导致方式落后。

如当前函授教育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主要就是将教学(课程)内容以信函(教材)的方式发放或邮寄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绝大多数专业内容。

相比之下,学校的面授安排不但次数有限,而且时间较短,这就导致函授教育的效果与质量不尽如人意。

第一,教学内容受到限制。

由于函授内容的媒介为纸质材料,固定的文字内容不但限制容量,而且限制形式,使学员在自学过程中缺少灵活而丰富的辅助材料。

第二,教学过程缺少互动。

函授教育主要是让学员通过纸质教材而自学,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沟通;面授时教师因要在短时间内灌输大量内容,也无暇进行师生互动,导致很多学习上的问题被忽略掉。

第三,教学管理严重缺失。

教学管理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函授教育形式的特殊,学校对学生的自学过程及学习效果无从得知,也无法监控与监管;对教师短时面授的教学过程与效果也无法做到精细管理与精确评价。

第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自学加面授是函授的基本教学方式,学员自学多以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自己的习惯方式进行,学习质量难以保证;而教师的面授时间短、内容多,教学内容要么被压缩,要么被删减,要么一带而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五,教学资源封闭陈旧。

由于各高校的函授部门相对封闭,彼此缺少沟通交流,授课教师压力不大,也无法激励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久而久之,就造成函授教学资源的封闭与陈旧,使函授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越来越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与要求。

(二)网络教育资源在函授教育中的优势

函授教学是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及网络教育资源而实施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需要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相比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有着全面的优越性。

首先,网络教学可以为学员提供多样的课件资源,使学员所面对的学习资料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极为丰富,学员在自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自行查阅、调用各种辅助性学习资料,还能通过文字之外的图案、图标、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影像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大大提高自学的质量。

其次,现代网络教育系统并不因为教育的远程化而淡化互动与交流,先进的互动信息交流平台是现代网络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学员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即时通信、微博、论坛、短信、微信等,在互动信息交流平台上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此促进网络学习。

再次,网络教育有着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运行模式及教育管理机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多功能支持与服务,还能对网络教学与学习全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2]。

尤其重要的是,网络教育的开放性可使网络教育资源最大化、最充分地利用与共享,并通过共享利用而使教学资源不断优化与完善,实现函授教育网络化教育资源的科学运用及可持续发展。

二、函授教育中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

函授教育所需要的网络教育资源是保证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条件,包括能使网络教育政策运行的物质设备、技术平台、课程资源、师资配备及教育管理系统等。

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以上教育资源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分类开发、集成优化、相互渗透、协同相容,以便于网络教育过程的有效控制与健康运行,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化的教育效益[3],从而促进函授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一)网络教学信息平台软硬件资源的整合

函授教育网络教学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个软硬件的整合过程,通过对硬件设备的软件技术镶入来完成网络教育平台的建立,并保证这一教育平台的正常健康运行,并在运行中为网络化远程教育提供可靠的输入、传送、检索、接收及调用等教育服务功能,同时通过管理系统还能对教学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管理,能够为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畅通的渠道,以便于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开展同步化的教学过程,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用与共享,使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得到切实保证。

具体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网络教育资源的物质技术体系,包括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设置,使得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从总体上能够符合继续教育教学应用的特点。

二是建立有效的网络教育资源的管理系统,以有助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

网络教育资源的管理能够将网络资源与网络教学紧密结合,使教育资源的应用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服务性,并有利于检验教育资源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4]。

三是提供服务式网络信息平台,使函授教学能基于这一平台而有效展开。

各院校之间还能共享这一平台所提供的网络教育资源,并在共享中携手共建,共同提供优质的资源内容,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精益求精和可持续发展。

(二)优质师资资源的整合

远程教育专业人员是函授教育网络化过程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既是网络化教育实施实践的基础,又是提高网络化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函授教育网络化的人力资源包括网络技术人员、教育平台管理人员及网络教学师资,其中尤以师资配备为重,他们既是函授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也是学员学习过程的管理者。

函授教育中的网络教育师资相比于全日制高校的普通教师,有许多较高的要求必须达到,除了必要的专业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应拥有娴熟的网络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网络教育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

因此,优质师资资源的整合是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部分之一。

首先,要严把教师资格标准,不但要有严格的学历要求,而且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上岗教师必须通过远程教育专业化的培训才能纳入网络教育的师资队伍。

其次,要严把教师准入关口。

即便教师取得相应的学历及资格,也要通过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优质的师资选拔,而不是降低标准,降低要求。

再次,应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网络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网络教育能力,使之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课程建设、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远程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与贡献,保证函授教育网络化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

(三)各类课程资源的整合

函授教育网络化的课程资源整合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是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过程。

课程资源的整合包含体制建设和具体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重中之重,需要经过资源整合、优化、标准化建设以及共享机制的建立等一系列环节。

第一,要加强对函授教育网络课程开发于应用的组织领导,建立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使函授教育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共建与共享真正成为一个系统性工程。

第二,要严格按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以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以及系统理论等作为网络课程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5],使整合后的课程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元、性能齐全、功能强大等优点。

第三,设计对应的学习的平台和系统工具,如协作学习的平台、答疑系统、测试工具等,以便更好地支持网络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

第四,建立彼此共享的动态资源库,使课程资源在应用与共享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挖掘与更新,让每一位应用者都同时成为建设者,并通过这一动态的流动与循环过程来进一步提高课程资源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艺术创造性,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课程资源的蕴含价值。

三、函授教育中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

共享是网络课程资源的特征功能与价值意义所在,函授教育中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不仅有利于提高函授继续教育的效果与质量,还有利于降低教育的运行成本,并将促进函授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的科学及可持续发展。

而要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体系,以共享管理机制规范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发展。

(一)建立函授教育网络资源的管理协调机构

函授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的管理协调机构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管理与共享的重要人事机构,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有赖于这一人事机构的建设及其作用发挥。

教育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应由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校内继续教育院系共同组成,并通过明确分工而投入工作、各司其职:有关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统一规划、管理机制及共享政策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整合等具体建设过程则由专家组共同实施。

由于各高校函授院系传统教学方式的相对封闭性,作为网络教育资源的管理协调机构,应坚持共建、共享、协作、相容、科学的原则,应以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校内的院系与院系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交流、共同发展为宗旨,做好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划与协调工作,解决好课程资源共享的具体操作问题,以保障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有序进行,以期提高函授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二)确立函授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在函授教育中,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不仅涉及开发过程,还涉及共享过程;不仅涉及网络教育资源的基本建设,还涉及网络教育资源的完善与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的投资者与受益者、建设者与共享者之间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和谐的共建与共享机制,才能促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此必须处理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函授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基本项目建设,应由政府投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由函授教育院系共建。

二是特色专业或优势学科的网络教育资源由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校际分配与协调,各校应明确自己的目的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优势资源建设项目。

当然,为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开发者的智慧与劳动,这一开发行为可以是有偿行为,但开发者必须根据有偿征集的详细内容及办法和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资源质量要求来完成[6]。

篇10: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电大专

【一】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

毕业论文 中班主题活动:欢乐的春天 姓名:余清华 学号: 一、主题名称: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欢乐的春天》 二、主题选择的缘由: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

春天天气渐渐暖和了,开始下雨了,沉 睡的动物开始苏醒了,小燕子也开始飞回来了,植物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长出绿 色,小朋友也开始亲切的拥抱大自然,歌声、笑声、欢呼声,大地一片欢乐的童 声。

因此,我设计了《欢乐的春天》这一主题,和幼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 地回春、万物一片生机之象。

三、主题目标: 健康: 1. 指导孩子适应春天多雨、温度多变的季节。

2. 教导幼儿主动参与外出参观、种植、春游等有益健康的活动。

3. 教幼儿学会在不同天气不同气候下要及时添减衣物。

语言: 1. 教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文学作品,爱看图书。

2. 指导幼儿学习春天的语言。

3.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春天的喜悦。

4. 引导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春季的特征。

社会: 1.让幼儿感受农民伯伯在春天里忙禄的劳动气氛。

2.让幼儿学会与朋友相处并懂得珍惜朋友、同伴的友谊。

3.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意义。

科学: 1. 让幼儿在春雨绵绵的季节,感知雨水产生与探索水消失的自然现象。

2.引导幼儿了解春天的一些动物的成长过程。

艺术: 1. 教幼儿学会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乐意用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悦之意。

3.感受歌曲中小朋友在寻找春天的欢乐之情。

四、主题网络图: 农民伯伯在 忙什么? 诗歌《春 天》 欢乐的春天 水 到 哪 里 去 了 ? 春 天 的 树 林 春 天 让 我成长 用什么来 赞美春天 我们喜欢春天 蝌蚪的成 长过程 春天在 哪里 、春游 清明节 在雨中跳舞 五、教育活动方案: 教育活动方案一:音乐活动《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表现的活泼欢快和抒发情感的情绪。

2、通过倾听、表达、表演等方式来简单理解歌词。

3、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4、在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快乐的同时,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表达对 春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大、小黄鹂唱歌的节奏图谱一张, 歌唱活动课件 (1) , 春天景色的课件 (2) , 《春天在哪里》的纯音乐及歌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 1,欣赏春天的美景。

二、欣赏歌曲 1、第一遍完整欣赏,并用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

可摇头、拍手、踏脚、拍肩、拍腿等 提问:刚才你听到歌中唱了些什么? 2、第二遍完整欣赏。

让幼儿听清歌词,了解歌词内容。

教师:让我们仔仔细细的听一遍。

(边欣赏边播放课件 1) 3、第三遍完整欣赏并跟着唱。

4、第四遍完整欣赏并跟着唱。

这首歌的歌词很美,你喜欢唱那一句(------) 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把你喜欢的歌曲唱一遍。

5、第五遍完整欣赏,讲解小黄鹂唱歌的部分。

(1)一起学唱。

(2)出示节奏图。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张关于黄鹂唱歌的节奏图,我们看看这幅图有什么特点(讲 解节奏图) 教幼儿试着拍打节奏,边拍边说“嘀、哩哩----”接着边拍边唱。

(3)练习黄鹂歌唱的部分。

幼儿分轻重练习,分男女练习。

(4)让我们在欢快的乐曲中学学黄鹂唱歌吧。

6、第六遍完整欣赏。

7、第七遍完整欣赏。

(1)幼儿根据对歌词的理解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老师唱,幼儿表演。

(2)边欣赏边表演。

让我们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起来做一回小花小草、小黄鹂吧。

三、揭示歌名。

师:唱了这么久,那你们知道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你能为它起个名字吗? 四、教师小结,放《春天在哪里》的歌唱音乐。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们小朋友的眼睛里。

春天里的美景到处都有,刚才我 们小朋友用眼睛看到了春天很多美丽的东西, 其实春天里的很多东西还可以用鼻 子去闻、用耳朵去听。

下面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到田野、到大自然去 用眼睛、耳朵、鼻子去寻找更美的景色吧!随音乐出教室。

活动延伸: 春天除了在室内用歌声来抒情以外,还可以带小朋友到外面与大自然的实物 亲切接触,不仅可以舒畅心情又可以锻练身体。

开展《春天健康游》 。

教育活动方案二:语言活动《春天》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春天》 。

2、在游戏中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在活动中,相互倾听同伴的发言。

活动准备: 活动教具小燕子一只、图片人手一份、书三本、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以“小燕子”的礼物引入活动,鼓励幼儿以小图片交流对春天景象的认 识,并初步以诗歌词名进行表达。

寻找礼物互相交流介绍。

教师:今天,小燕子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春天的礼物,也给老师带来了一份 礼物,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这份礼物是什么呢? 幼儿:想。

教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小朋友的礼物。

刚刚小燕子已经悄悄的将礼物藏在了 小朋友的椅子下面,大家快点找一找,找到后向大家说说自己收到的礼物。

用简 单好听的句式来说说。

引导幼儿用诗歌语句进行表达。

二、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图片分类,借助礼物分类的游戏帮助幼儿理 解诗歌的三段结构。

小朋友的礼物找到了, 那现在要找找老师的礼物在哪呢?老师也从椅子下拿 出三本不一样的书。

这是什么呢? 幼儿:书。

请小朋友说说老师的收到的礼物-----三本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说这是 三本什么样的书? 教师:在小朋友面前比晃。

噢,原来这是一本彩色的书,这是一本会笑的书, 这儿还有一本是会唱的书。

这三本书有什么特别呢?彩色的书里会有些什么呢? 谁会藏进会笑的书里呢?会唱歌的书里又会是谁呢?(讨论后有秩序地贴图片, 提醒幼儿要互相帮助。

) 集体检查并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三、分段理解诗歌内容,并引导幼儿的语名并集体诵读。

(1)教师:小燕子送给我们的礼物真有意思,我们把小燕子的礼物放在一 起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 《春天》 。

现在小朋友来说说自己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整理幼儿的语名并集体诵读。

(2)重点说说谁在春天里唱歌,引导幼儿用五个字的句子总结。

(3)听录音: 《春天》 (4)诗朗诵,采用分组对诵的方式练习诵读儿歌。

活动延伸: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春天 真的很美, 那春天还可以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看,春天会 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画画自己心中的春天,鼓励幼儿开展创编活动。

教育活动方案三:科学活动《水到哪里去了》 活动目标: 1、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3、激发幼儿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水盆若干、教师表演魔术用的水杯两个(两个水杯外观要一样,下半部分 要有杯套,一个水杯下半部分塞有干毛巾,一个不用塞毛巾),幼儿实验用水杯 每人一个(底盖能打开,并做成红色底盖) ,酸奶盒每人一个、实验记录卡每人 一份、水彩笔每组一盒、擦桌布每桌两块,将幼儿分成四组。

2、干毛巾、塑料花片、泡沫块、海绵块、石块、豆子、棉花,以上物品每组 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变魔术让幼儿产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看答案是什么:有样东西用途大,无色、无味、透明的,鱼儿爱在里面游,人们口渴喝个够。

幼儿:水。

教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是水。

那好,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表演一 个关于水的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幼儿:想…………. 教师:老师这有一个空杯子(没有塞毛巾的杯子),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证实杯子 确实是空的),我用酸奶盒舀满满一盒水倒进杯中,然后把杯子倒过来(哦,水有流 回到酸奶盒里了)。

用一块红布遮住, 换另外一个塞有毛巾的杯子, 再倒一盒水进这个杯中: “现 在老师要把水变没,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边摇晃杯子边说) ,然后把杯子倒 过来, (咦?水呢?到那里去了呢?谁知道?) 幼儿:哇………… 教师:有的小朋友说,水跑到毛巾里去了,是不是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一看(把毛巾从杯中取出,拧一下,确实能拧出水来) 。

教师:你们真聪明,猜对了,水果然是被干毛巾吸走了,那请小朋友想一想 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容易吸水的呢? 幼儿:………….. 二、让幼儿自己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师: 你们想出了这么多东西, 真不错。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 有棉花、石头子、豆子、海绵等,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试试看到底谁能吸水。

每 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水杯, 杯子红色的底盖是能打开的, 打开后你可以把你要做实 验的物品放进去,比如说毛巾(边说边作示范操作)把毛巾塞进去后再把红色底盖 盖上,舀一盒水从杯口倒进杯里,再把杯子倒过来,看一看水是流回来还是被吸 走?做完实验后把结果记录到你的实验记录卡上。

(幼儿进行实验,教师提醒幼儿 实验后记录实验结果) 三、交流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晓萍用太阳来表示干毛巾能吸水, 用月亮来表示石块不能吸水,家强 用“v”来表示棉花能吸水,用“x”来表示塑料花片不能吸水, 老师也有自己的记录 方法,我用“ 圆圈 ”来表示泡沬块能吸水, 用“ 方形 ”来表示豆子不能吸水。

(在黑 板的大记录表上进行总结) 活动延伸: 春天是雨水较多的季节, 那这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小朋友回家后在下 雨过后观察一下, 这些水都到哪里去了?生活中还有很多能够吸水的东西,比如 你们刚才说的土壤、布等,我们还可以回家后试一试,然后自己做记录卡,把实 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什么往塞满了毛巾的杯子里倒一盒水进去就能被毛巾吸掉, 而再倒一盒进去,把杯子倒过来水就能流出一点来?等等,如果发现问题,我将 引导幼儿继续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准备作为延伸活动或继续组织下一 次活动。

【二】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教育本科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学生姓名 1313001219356指导教师 梁红莲 13春学前教育本 分校/学院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提交日期 目录目录………………………………………………………………………………i

内容摘要…………………………………………………………………………1

2.5班级日常常规建立的具体措施

3.2教师的过度行为…………………………………………………………10

篇11:大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南

一、幼儿卫生保健

1、幼儿保育与健康研究

2、幼儿锻炼与健康研究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幼儿膳食研究

5、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6、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研究

7、幼儿意外事故研究

8、城乡幼儿园保育工作差异研究

9、城乡幼儿生长发育研究

二、幼儿心理与教育

1、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2、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效组织幼儿注意的探究。

3、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4、幼儿书面言语的发展特点与培养。

5、影响幼儿社会性与个性发展因素的研究。

6、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培养。

7、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成因与教育。

8、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9、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

10、各年龄班幼儿主导需要的不同与良好行为的引导。

三、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课程模式研究

2、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师、幼儿、环境、社区、家庭等资源)的开发研究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研究

4、幼儿园教育内容研究

5、幼儿园课程改革研究

6、某某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幼儿园课程目标研究

8、幼儿园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9、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

10、幼儿园课程中的师幼关系研究

11、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史的启示

12、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13、幼儿在课程中的作用研究

14、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角色定位

15、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1、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

2、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分析

3、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4、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5、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条件与途径

6、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

7、教师专业角色的实现与完善

8、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界定

9、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界定

10、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11、我校毕业生幼儿教育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我校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五、幼儿园艺术教育

1、关于幼儿美术教育观的理解与实践

2、关于幼儿美术的民族化(民间化)问题

3、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与技能技巧学习的关系

4、幼儿美术活动具体案例的分析及思考

5、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6、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观念、方法、视角等)

7、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与其它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的研究

8、幼儿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与分析

9、某种教育理念(思想)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影响/启示

10、关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社区资源及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作方式

11、幼儿美术表现形式的指导策略的探究

12、关于幼儿美术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13、关于幼儿绘画内容(某一类型)的选择与指导

14、关于幼儿的“绘画语言”

15、关于幼儿美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现状、需要、发展等方面)

16、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

17、音乐教育流派研究

18、幼儿园“音乐图形 谱”的设计与运用

19、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20、幼儿的感官活动与音乐活动研究

21、幼儿园教师的音乐素养研究

22、幼儿的生活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研究

23、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认识

24、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与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之比较研究

25、幼儿整合活动中,音乐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26、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27、幼儿园舞蹈教学研究

六、幼儿社会教育

1、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

2、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研究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研究

4、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体验式教育研究

5、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6、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7、幼儿园性教育调查研究

8、社会教育活动中的社区资源开发

七、幼儿园语言教育

1、幼儿语言获得与学习研究

2、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与研究

3、幼儿讲述活动的教学与研究

4、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5、幼儿语言游戏的现状与组织研究

6、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研究

7、语言障碍幼儿的语言教育研究

8、0~3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

9、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与内容研究

10、幼儿语言教育评价研究

八、幼儿园健康教育

1、幼儿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意义

3、幼儿园健康教育途径

4、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法

5、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6、幼儿体育活动兴趣与激发

九、幼儿园科学教育

1、综合主题教育中的数学教育

2、环境创设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3、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究

4、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

5、幼儿个性化数学教育

6、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

7、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研究

8、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9、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指导

十、幼儿园游戏活动

1、幼儿游戏的意义

2、幼儿游戏的价值取向

3、幼儿游戏中的幼幼互动研究

4、幼儿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5、幼儿游戏材料及其使用研究

6、幼儿游戏的内容设计

7、幼儿游戏形式研究

8、幼儿游戏兴趣研究

9、幼儿游戏特点研究

10、幼儿游戏环境研究

十一、幼小衔接

1、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研究

2、幼小衔接的内容

3、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设计

十二、家园合作

1、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研究

2、家园合作研究

十三、幼儿园管理

1、幼儿园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2、影响幼儿园管理因素

3、幼儿园管理的目标

4、幼儿园管理的内容

5、幼儿园管理的过程

6、幼儿园管理的原则

十四、幼儿教育史

1、各名家的幼儿教育理论、各幼儿教育流派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2、外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十五、儿童文学

1、儿童戏剧在幼儿园中的广泛运用

2、儿童故事对儿童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3、如何运用儿童故事发展儿童语言

4、背诵绕口令与纠正孩子的普通话发音

5、运用儿歌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6、运用儿童散文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

7、怎样利用童话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8、讽刺诗与孩子的幽默感

9、颠倒歌与孩子逆向思维的培养

10、图画故事与孩子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说明:

(1)上述选题仅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或者说仅仅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2)上述选题可能只是一个研究方向,而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论文写作题目。这一点请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生搬硬套地机械地将上述选题当作论文写作的题目。

篇12: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1、幼儿处理幼儿间冲突的方式研究

5、父母处理幼儿间冲突的方式研究

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影响

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

5、幼儿教师处理幼儿间冲突的方式研究

6、中班幼儿周末生活安排的个案研究/现状研究

7、大班幼儿家庭生活自理能力的个案/现状研究

8、黄石市3―6岁幼儿每月生活费用的调查研究

---以xx幼儿园中班的35名幼儿为例

9、黄石市3―6岁幼儿教养费用的调查研究

---以xx幼儿园大班的35名幼儿为例

10、单亲家庭幼儿认知发展的个案研究

11、单亲家庭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研究

12、农村3―6岁幼儿玩具的数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

---以黄石市xx乡(镇)的50名幼儿为例

1、某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2、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3、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某地区民办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5、某地区幼儿园膳食状况的调查研究

6、某地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调查研究

7、某地区民办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8、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研究

9、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个案研究

10、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11、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研究

12、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4、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

5、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6、中班幼儿助人行为研究

7、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研究

8、幼儿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9、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10、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研究

11、幼儿欺负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

12、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指导下的幼儿律动活动探索

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结合的实践探索

3、师幼互动共建课程研究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5、整合性音乐活动在幼儿园中班的探索与应用

6、动画片音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7、多媒体应用于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利弊

8、打击乐活动在小班幼儿音乐节奏方面训练的运用

9、幼儿音乐活动档案袋评价个案研究

10、幼儿音乐活动档案袋评价实验研究

11、教师肢体语言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意义研究

12、家园合作模式下的幼儿音乐才能培养

1、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2、幼儿园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整合的研究

3、新入园幼儿适应性实践研究

4、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研究

5、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6、小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7、中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

8、大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

9、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10、幼儿园幼儿道德学习策略研究

11、幼儿园预设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的策略研究

篇1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零点项目”创立于1967年,创始人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 古德曼教授。1973年纳尔逊 古德曼教授退休。“零点项目”开始由研究人工智能的大卫 帕金斯教授以及霍华德 加德纳教授负责。1983年,加德纳教授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多元智力”这一概念,这标志着多元智力理论的正式诞生。

出乎意料的是该理论并没有在心理科学领域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甚至招致了一些心理学专家的反对和批评。然而,这一理论却在教育领域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不仅在其发源地美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欢迎,而且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得到了认同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的浪潮。多元智力理论的科学与实践价值及其内蕴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思考。

在加德纳教授《心智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成为了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新的理论支撑。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重大改革的今天,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多元智力理论不仅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助益。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使其教学品质、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篇1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合理平衡的营养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所以针对幼儿在幼儿各种各样的饮食方式,挑食,厌食,做出以下分析及建议.促进幼儿健康发育成长。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如果幼儿偏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所以做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幼儿,不良饮食,解决措施及预防

目录

一 幼儿不良饮食定义及危害

(一)何为幼儿不良饮食

(二)幼儿不良饮食对身体的危害

(三)幼儿不良饮食对心里的危害

二、造成幼儿不良饮食的原因

篇1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ⅰ、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美术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又直观又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现在大部分幼儿园,特别是在不太发达的地区,美术活动都以油画棒画、水彩画、折纸和橡皮泥手工为主,类似的染纸活动就进行的甚少。

幼儿各年龄班美术教育目标的相关内容也指出:中班幼儿会选择、利用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如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大胆设想并制作有趣的物体,培养初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中班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千变万化的色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喜欢把各种各样的颜色放在一起,感受色彩的变化。染纸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他是将吸水的纸经过折、卷、搓、揉等方法,并通过浸、点、刷、捏、流淌、喷洒、泼等染色技法而成。为了让孩子们亲自体验色彩的变化,让孩子了解中国特有的民间工艺,体验民族自豪感,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篇教育活动。

ⅱ、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丝巾,能从印染的图案和色彩变化中感受美,逐步养成关注美的事物的习惯。

2、初步了解中国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印染,增强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皱纹纸水印的方法进行印染活动,进一步养成对此类活动的兴趣,并且注意色彩搭配。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进行过印染活动,具备相关经验。

2、材料准备:各色皱纹纸、水桶、硬纸板或塑料板、各种丝巾的照片、进行传统印染图片、白色丝巾人手一条、晾晒架、动感音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0
网站地图